EP.21 母女親緣:放下擔憂,給予祝福
錄製節目時正逢母親節前夕,小凡因此以「母親節」為主題企劃「母女親緣:放下擔憂,給予祝福」,邀華萱和Vista一起聊聊在成長過程中,自己有什麼事情曾經讓母親擔憂?而現在對父母親的擔憂又是什麼?有什麼衝突與爭執?如何化解?最後帶來的「等路」是與本集主題有所呼應的兩本繪本,《我的媽媽》和《我女兒》。
猶太諺語說到「上帝不能無處不在,因此他創造了母親。」我是一個女兒的母親,因為女兒而成為母親這個身分的心情,其實是既愛又怕、覺得開心卻有感到擔憂。我猜想,每位母親的心願都一樣,想將女兒捧在手心𥚃竉愛,卻又時時擔心著會不會有任何人、任何事傷了女兒的心?甚至是自己不知不覺的,也傷害了女兒的心?
只是,女兒並不希望母親為自己擔心!
或許小時候什麼事情都迫不及待要告訴母親,但隨著「長大」以及「想證明長大」,愈來愈多事情和心情,女兒多半選擇自己承受消化,就是不希望母親為自己擔心。只是母親並沒有因此放下她的擔心,反而因為「什麼都不知道」更加擔心。可能也因此母女關係,顯得緊張和拉扯......
「這是我的隱私!」
「我是關心妳!」
這親緣的糾結......怎麼解呢?
這是小凡近日的體會與心情,希望透過節目不斷不斷提醒與練習:「放下擔憂。相信和祝福!」要相信女兒有能力面對處理,並且讓她知道,當她需要聽意見或説心情時,一轉身就能看見母親。同時,將對女兒的關愛,轉化成沈靜的祝福。
❤️《我的媽媽》
從我們哇哇學語、咬字不清楚的說「媽媽」開始,「媽媽」隨時給予我們愛的回應,學步、上幼兒園、唸書、生活起居總需要大喊「媽媽」尋求協助;青少年的叛逆彆扭、談戀愛……和媽媽互動減少,不再經常需要「媽媽」;到步入婚姻、理解「媽媽」、陪伴「媽媽」度過晚年直到生命凋零,「媽媽」是孩子心中最需要、最重要的人與最不捨的牽掛。媽媽之於孩子、孩子之於媽媽,彼此間的愛與親情不斷地流轉、延續,形塑成最動人、溫馨的故事,而這份愛也將繼續溫暖的傳遞下去。
此書用「媽媽」二字貫串,藉由字的型態與畫面,呈現出孩子對媽媽的深刻情感。故事藉由母女之間互動的各種生活情境,展現出媽媽平凡中的偉大。運用大量鮮豔的紅黃色調設計畫面,圖像線條簡潔,呈現強烈的視覺印象。
圖文間流露真摯的情感,讓人動容。
❤️《我女兒》
繪本中用一個父母親的視角,去看到女兒的多種面貌。時而文靜、時而也會發大脾氣,有愛裝扮的一面、有擅長體育活動的一面,並且讓她探索自己的愛好與職業想像。
當女兒的情緒被容許有出口、被父母親理解與包容,她是會自己慢慢緩解的。「在爭執結束後,她會給我一個美麗的微笑!」父母親無條件的包容與支持,並且陪伴她去探索自己、探索外界、以及想像未來。
最後的最後,用大字加上注音,滿版的寫上「我們愛你!」。那就像是父母親的大喊示愛,大聲的告訴孩子「無論妳是怎麼樣的,我們都愛你,而且很愛很愛。」
►►► 節目筆記
#《我的媽媽》
https://bit.ly/3sPIIdl
#《我女兒》
https://www.grimmpress.com.tw/product/1471
►►► 聯繫三人好行
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: https://pay.firstory.me/user/gift
🌱 如有合作邀約,歡迎來信:iamvista@gmail.com
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y0824xeq13j08534wh59xdg/comments
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